根據中華醫(yī)學會呼吸分會呼吸組提出的共識,難治性支原體肺炎(RMPP)是指患兒存在肺部疾病表現,正規(guī)連續(xù)使用大環(huán)內酯類抗生素藥物治療7 d以上且病情未見好轉,或病情有加重趨勢;影像學診斷分析,患兒存在肺外多處組織器官損傷、病情遷延不愈,持續(xù)時間高達3~4周。RMPP常常會出現嚴重的肺內相關并發(fā)癥,如胸腔積液、肺不張,同時又會累及肺外的組織出現相關的臨床癥狀,如肝功能異常、皮疹、心肌炎、腦炎等,嚴重的可出現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RDS)、壞死性肺炎、閉塞性細支氣管炎(BO)甚至出現死亡。目前,RMPP確診后的臨床治療主要有以下方法。
1、支氣管鏡灌洗
支氣管肺泡灌洗術能夠收集肺泡表面的炎性液體及時清除位于肺泡內的炎性物質以及痰栓等物質,并對收集到的炎性物質與免疫細胞進行檢查,達到明確診斷和治療目的。基于兒童難治性支氣管肺炎的病理影響,由于機體免疫應答反應的降低,會導致機體腫瘤壞死因子及白介素指標升高,所以在臨床治療中,常采用抗菌藥物聯合纖維支氣管鏡治療的方案進行干預。這是由于纖維支氣管鏡治療有著較為突出的優(yōu)勢,其一纖維支氣管鏡灌洗治療能夠更加高效且快速的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并疏通痰栓,有效促進肺部擴張;其二纖維支氣管鏡灌洗可快速清除致病菌致病毒素以及免疫復合物,促進療效的顯著提升;其三纖維支氣管鏡可針對性局部用藥,使得臨床用藥直接作用于病變部位,緩解炎癥表現;其四纖維支氣管鏡的使用可直觀的發(fā)掘影像學檢查不易檢出的肺內病變。
2、抗生素的治療
肺炎支原體由于缺乏細胞壁,對許多抗生素都具有抗藥性,如青霉素、頭孢菌素、萬古霉素、磺胺類、甲氧芐啶和利福平,將其他細菌感染與肺炎支原體肺炎(MPP)區(qū)分開來確定適當的治療方案十分重要,直接影響經驗性抗生素治療的推薦。抑制細菌DNA合成的抗生素治療效果更佳,常見的藥物有四環(huán)素、喹諾酮及大環(huán)內酯類藥物,大環(huán)內酯為常用藥物,包括紅霉素、阿奇霉素和羅紅霉素,具有較高的藥物濃度,而且藥物濃度半衰期較長,每日給藥 1 次,用于肺炎支原體肺炎患兒治療,成為臨床首選用藥。也有單一給藥阿奇霉素的方案,需要較長的治療周期,同時用藥后會產生明顯的胃腸道反應,患兒和家屬很難接受,臨床需要更有效方案,才能取得預期的效果。隨著大環(huán)內酯類抗生素的普遍應用,對這一抗生素產生耐藥的也逐漸增多,這也是比較公認的進展成RMPP的機制。肺炎支原體患兒病情合并細菌混合感染時,對 RMPP 患兒臨床重要的評估指標是發(fā)熱,經過治療72h 內患兒可退熱,持續(xù) 72h 治療仍未退熱則表明患兒病情可能進展成 RMPP。臨床首推用藥是阿奇霉素、紅霉素及克拉霉素等為一線用藥,其他莫西沙星、左氧氟沙星作為二線備選用藥。
3、糖皮質激素
普通的 MPP一般無需使用糖皮質激素,但是對于進展特別迅速,起病非常急的MPP,使用糖皮質激素的療效已經得到確認。糖皮質激素與人體細胞內的受體相結合,可形成激素-激素受體復合體,產生生物效應:①促進人體細胞膜激活蛋白 Ⅰ 產生和活化,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磷脂酶A2產生,進一步抑制白三烯、前列腺素、花生四烯酸的釋放。②可通過誘導產物MAPK-磷酸酶-1(MKP1),抑制磷脂酶 A2 和炎性蛋白的生成。③其對細胞核因子(NF-κB)功能也有一定的阻斷作用,進一步抑制細胞黏附因子、趨化因子、抑制細胞因子等的表達。另外糖皮質激素還可減少肥大細胞的數量,促進嗜酸性細胞凋亡,抑制炎性細胞,減少毛細血管滲出,改善患者咳嗽、濃痰等臨床癥狀。一項隨機對照研究表明,在常規(guī)治療RMPP 的基礎上加用糖皮質激素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臨床療效,且安全性較好。有研究高、低劑量甲基強的松龍治療小兒重癥肺炎支原體肺炎療效及安全性的 Meta 分析表明,大劑量甲基強的松龍能明顯的縮短住院時間和治療時間,肺羅音消失以及咳嗽消失時間,但大劑量糖皮質激素并無明顯的副作用。
4、免疫調節(jié)治療
丙種球蛋白通過靜脈給藥,抗原和 IgG 反應,形成抗原抗體復合物,能有效預防病原體損傷機體,對炎癥因子、細胞因子出現也能起到抑制作用,以此控制炎癥反應的損害。丙種球蛋白作為血液 制品,價格較高,而且多針對重癥臨床支持治療。丙種球蛋白可成為激素替代物,對激素不敏感,激素禁忌癥患兒可使用此類藥物,同時藥物可用于肺外并發(fā)癥患兒治療。研究表明,肺炎支原體肺炎合并腦炎時應用丙種球蛋白,腦炎癥狀可立即得到緩解。肺炎支原體患兒給予丙種球蛋白治療,能積極改善患兒的后遺癥,但是與阿奇霉素聯合使用后并不能縮短發(fā)熱時間,對于炎癥指標降低控制效果也不理想,所以,國內臨床治療RMPP 很少使用丙種球蛋白。
以常規(guī)治療方案為基礎,通過增加使用免疫調節(jié)藥物,可進一步優(yōu)化兒童難治性支氣管肺炎的臨床癥狀表現。丙種球蛋白作為免疫調節(jié)劑藥物,具有廣譜抗菌、抗病毒能力之外,還含有IgG及其亞體,該藥物的使用能夠提升機體IgG 水平,有效提升機體對病原體的抵抗與清除能力,所以在使用大環(huán)內酯類抗生素藥物的基礎上,增加使用免疫調節(jié)劑進行治療,臨床安全性與其他治療方案相似的同時,進一步優(yōu)化患兒的生理狀態(tài),有效提升機體康復效率。
5、抗血栓治療
RMPP 患兒由于血液的高凝狀態(tài),容易出現血栓栓塞,對肺、腦、下肢等處易形成深靜脈血栓,臨床給予抗血栓治療,通過抗凝、溶栓、外科手術等方案治療,可以取得較好的效果。血栓栓塞臟器衰竭要給予溶栓治療,抗凝后實施溶栓治療,可以確保臨床治療的安全性,用于溶栓禁忌下、栓塞嚴重者,避免病情誤診成其他疾病所致栓塞,確定溶栓治療時機和劑量,需要臨床相關研究進一步的數據支持,才能確定溶栓指征。由于手術高風險性對其臨床應用被限制。
6、中西醫(yī)結合治療
中醫(yī)學說在我國傳承久遠,在RMPP病情的治療中,基于中醫(yī)學說理論進行醫(yī)療干預,也能夠取得良好的臨床治療效果。中醫(yī)認為兒童難治性氣管肺炎主要病機是由于熱郁痰瘀所致,所以臨床治療方向為宣肺復癥,清熱解毒。所以在常規(guī)大環(huán)內酯類抗生素藥物治療的基礎上進行中西醫(yī)結合治療,選擇清熱消毒方劑進行配合,通過方劑中黃連、梔子、黃柏、黃林、杏仁、甘草等藥物的有效成分,發(fā)揮清熱、解毒、宣肺、止咳、平喘的輔助治療效果,進一步減少肺炎支原體病菌數量,更好地促進大環(huán)內酯類抗生素消滅病原菌效果的有效發(fā)揮。中西醫(yī)結合治療方式在多個疾病領域中均有著良好的臨床應用價值,通過將中醫(yī)方劑與抗生素藥物的聯合使用,更好地優(yōu)化了化臨床癥狀表現的同時,顯著促進治療效果的有效提升,為患兒生理狀態(tài)的改善做出有效的貢獻。
參考文獻
[1]吳雪,陳曉.兒童難治性支原體肺炎發(fā)病機制及診治進展[J].世界最新醫(yī)學信息文摘(連續(xù)型電子期刊),2022,(第0期).
[2]鄭肖肖,陳靜.肺炎支原體肺炎的發(fā)病機制、診療的研究進展[J].世界最新醫(yī)學信息文摘,2021,(第67期).
[3]鄧彥斌.小兒難治性肺炎支原體肺炎發(fā)病機制及治療進展[J].中國科技期刊數據庫 醫(yī)藥,2023,(第2期).
[4]王澤倫,龍旭浩.支原體肺炎的發(fā)病機制及激素治療的研究進展[J].中國處方藥,2024,22(01):191-194.
作者簡介:小米蟲,藥品質量研究工作者,長期致力于藥品質量研究及藥品分析方法驗證工作,現就職于國內某大型藥物研發(fā)公司,從事藥品檢驗分析及分析方法驗證。
合作咨詢
肖女士 021-33392297 Kelly.Xiao@imsinoexpo.com